《表1.磁共振诊断准确率及对病灶脓肿、窦道检出率分析》

《表1.磁共振诊断准确率及对病灶脓肿、窦道检出率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fMRI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RI清晰显示病灶分布、侵犯结构、内部及周围变化:22例(91.7%)占据2个及2个以上象限,好发于中央区(21例,87.5%),其次外上象限(12例,50%)。20例(83.3%)晕后区受累,12例(50%)伴乳头回缩;75%病灶周围血管增多增粗;部分见皮肤及胸壁受累、脓肿及窦道形成(表1)。MRI信号及强化特征:T2WI均呈混杂高信号,T1WI混杂等低信号。DCE:7例(29.2%)为肿块,呈不规则形(4例)及椭圆形(3例);以多环形强化(6例)多见;17例为非肿块强化,其中局灶性分布3例(1例不均匀强化,2例环形强化),段性分布6例(4例不均匀强化,2例簇状环形强化),线样分布合并段性分布1例(少许环形强化),多区域性分布6例(1例不均匀强化,5例簇状环形强化),弥漫性分布1例(簇状环形强化)。TIC曲线:Ⅰ型5例,无一例误诊;Ⅱ型16例,有8例误诊为恶性或倾向恶性;Ⅲ型3例,2例误诊为恶性;曲线分型越高,诊断准确率越低。对肿块及非肿块强化的TIC曲线进行χ2检验,χ2=0.444,P=0.801(见表2),即二者间TIC曲线类型构成没有统计学差异。DWI(b=800)示病灶液化坏死区呈明显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稍高信号,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病灶液化坏死区平均ADC值为(0.970±0.143)×10-3mm2/s,实性部分平均ADC值为(1.259±0.161)×10-3mm2/s,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6.394,P<0.05)。24例中12例淋巴结肿大,DWI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024±0.280)×10-3mm2/s。术前BI-RADS分类:8例5类,2例4类(倾向乳腺癌),7例4类(倾向肉芽肿性炎),7例3类,诊断准确率58.3%(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