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心肌缺氧/复氧模型构建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表1 不同心肌缺氧/复氧模型构建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构建及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主要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和心血管药物心肌保护机制研究,应根据不同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细胞来源和构建方法,不同心肌缺氧/复氧模型构建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见表1。Wang等[31]利用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模型研究了桦木酸在Nrf2/HO-1-p38/JN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Yu等[32]对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模型的研究发现,己酸钠固体分散黄连素可通过核因子κB和JNK信号通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膜渗透性,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体现了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在药物信号通路及药代途径中的研究价值。Liu等[33]对SD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的研究发现,miR-130a可能通过抑制ATG14和Beclin1增加心肌细胞自噬和抑制凋亡。Heliste等[34]发现了几种新的参与缺血性心脏靶蛋白表达及活性调节的酪氨酸受体激酶,并采用小鼠心房肌细胞株HL-1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是一种具有显著调节活性的酪氨酸受体激酶,可作为预测缺血性心脏损伤治疗的潜在靶点,提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对研究缺血性心脏病关键基因、蛋白及其潜在治疗靶点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