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钻蛀性害虫不同为害部位玉米单穗产量情况》

《表1 钻蛀性害虫不同为害部位玉米单穗产量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玉米钻蛀性害虫复合危害损失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玉米不同危害部位的单穗平均产量见表1。研究发现,无虫害果穗的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均最高,分别为487.7粒、168.8 g、345.8 g;随着为害部位数的增多,平均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穗粒数从409.3粒下降到365.4粒,单穗重从131.2 g下降到116.1 g,千粒重从321.4 g下降到306.4 g;从每种类型平均数置信区间估计来看,随着为害部位数的增多,单株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波幅随之变大。经相关性分析,无虫害的果穗与六种为害类型的果穗在穗粒数、单穗重和千粒重间均呈极显著差异,但六种为害部位的果穗之间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