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组织细胞损伤中线粒体转移机制的模式》

《表1 组织细胞损伤中线粒体转移机制的模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转移治疗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优先迁移到心脏、大脑、骨骼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部位[64]。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最常用的细胞之一,可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促进宿主组织修复,包括供体细胞植入、定向功能细胞的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的效应分子的释放与功能发挥,以及健康细胞器向宿主的转移等,已在再生医学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线粒体在干细胞功能维持和分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随着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转移在多种组织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不断阐明,研究者们越来越明确线粒体治疗组织损伤性疾病可能是未来一个极具潜力的疗法,见表1[23-24,31,37,43,51,57,63]。线粒体转移易受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模式分子和受损细胞中线粒体DNA等外环境变化的影响[4],因此调控线粒体的转移可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尚未明确线粒体转移是通过自我修复还是通过释放其他旁分泌因子协同修复不同组织损伤,间充质干细胞的供体类型、分离线粒体的最佳剂量、包装、递送方法等都尚无质量控制的统一标准。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正常线粒体的功能,也是线粒体移植治疗的重要基础,明确线粒体功能改变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也是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转移功能,发挥疾病治疗效应的理论要求。此外,对受体和供体细胞中涉及的线粒体转移信号调控了解甚少,因此,线粒体转移中调控蛋白及其相关上下游信号途径的鉴定与确立,更影响着间充质干细胞的氧化代谢和线粒体动态调节,以及干细胞治疗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