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1985—2016年三种主粮单产变化的原因分解》

《表4 1985—2016年三种主粮单产变化的原因分解》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大主粮增产原因及潜力分析——基于单产增长的内部贡献分解》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数字为分解的3个部分对总增长的贡献率

利用1985—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播种面积以及单产数据分别测算稻谷、小麦与玉米单产变化的内部贡献,具体结果见表4。纵向来看,稻谷的纯单产效应(即地区作物产量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05.69%下降到96.07%;静态区域调整效应的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2.77%上升到6.63%;动态区域调整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7.08%下降到-2.7%。小麦的纯单产效应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02.59%下降到88.65%;静态区域调整效应比重基本上是上升的,由0.99%上升到12.53%;动态区域调整效应比例总体下降,由20.8%下降到-1.19%。玉米的纯单产效应比重基本稳定;静态区域调整效应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88%上升到4.82%;动态区域调整效应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5.87%下降到3.06%。总的来说,1985—2016年期间对三大主粮单产增长内部贡献较大的都是纯单产变化效应,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纯单产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是96.67%、84.01%和95.04%。以上数据分析表明,1985—2016年,三大主粮单产变化的主要贡献来源于纯粹的单产增加,即各地区种植面积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产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