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Cr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表3 Cr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典型化工污染地块土壤铬污染特征及区域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1%显著性水平。

影响土壤Cr形态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母质及土壤自身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等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21-22],进而造成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不同。为系统研究化工污染场地土壤Cr形态分布与土壤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土壤形态与土壤TCr浓度、p H及有机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弱酸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Cr互相之间均表现出正相关性,但显著性不明显。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土壤环境条件下重金属的不同形态间会发生转化,外源重金属的加入使土壤重金属易转化为活性较大的形态[23]。土壤TCr与弱酸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Cr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土壤TCr与残渣态Cr的相关性低于其他形态,因为残渣态Cr存在于土壤晶格中,仅在较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被释放出来。pH与弱酸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Cr和土壤TCr均表现出负相关性,当土壤体系pH升高时,土壤黏土矿物、水合氧化物和有机质表面的负电荷增加,因而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力增强,致使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有机质与弱酸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r均表现出正相关性,且与弱酸可交换态Cr的相关性最大。有机质中腐殖酸的官能团能释放出H+而带负电荷,在吸附重金属的同时,参与了与土壤离子的交换反应,使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有所增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