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人和小鼠体内各个ILC亚群的特征》

《表1 人和小鼠体内各个ILC亚群的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固有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ILCs是由淋巴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cells,CLP)分化而来的一类具有淋巴细胞形态的异质性细胞群体,与常规T或B细胞不同的是ILCs表面缺乏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但存在着白介素-7受体α(interleukin 7 receptorαsubunit,IL7Rα,即CD127)和IL-2Rα(CD25)的表达[2-3]。根据其是否具有细胞毒性可将其分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和辅助性ILC。辅助型ILCs与Th细胞具有相同的关键转录因子和主要效应细胞因子,因此又被称为Th细胞的“镜像细胞”[3]。根据Th细胞亚群的分类方法,辅助性ILCs又可以分为ILC1、ILC2、ILC3。在核因子白介素3调节蛋白(nuclear factor interleukin-3-regulated protein,NFIL3)的调控下,CLP分化为固有淋巴细胞前体从而失去分化成T、B细胞的潜能,固有淋巴细胞前体可发育成为辅助型ILC前体,在转录因子调控下进一步分化成为ILC1、ILC2、ILC3亚群(见图1),其各个亚群具体的相关活化分子、分布特点及表型见表1。ILCs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与免疫稳态息息相关。一方面,ILCs细胞过度激活会导致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ILCs的组织驻留性,其在病原体入侵时可迅速释放细胞因子参与病原体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