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城汉河段崩岸区域统计结果 (2006—2016年)》

《表2 城汉河段崩岸区域统计结果 (2006—2016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峡工程运用后城陵矶—武汉河段河床调整及崩岸特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近期城汉河段河床冲淤相间,但整体呈持续冲刷态势,导致局部河段发生严重崩岸.为研究城汉河段的崩岸特点,本研究基于2001、2006及2016年实测水下地形图,确定了这些年份中的水边线位置.相应时间段内螺山站的平均水位分别为25.5、20.7和20.4 m.因2001与2016年螺山站平均水位相差4.8 m,故用水边线位置不能准确判断实际崩岸情况.2006与2016年螺山站平均水位相差仅0.3 m,故可用水边线的位置变化大致确定城汉河段的岸线崩退情况.表2给出了2006—2016年水下地形图中岸线的对比结果.城汉河段近期(2006—2016年)崩岸总长度达19.6 km,占岸线总长的8.3%,多年平均崩退速率为5.5 m/a,其中约有55.3%的崩岸位置分布在河道右岸,规模较大的崩岸中绝大部分为条崩,少部分为窝崩,洗崩规模较小但分布较广、发生频率较高[10,21].2003—2016年历年汛后118个断面的地形资料表明:CZ03-1、CZ05、CZ28-1、CZ44-1等断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崩岸现象,累计崩宽均达到50 m以上.姚仕明等[21]不完全统计成果表明,2003—2005年城汉河段崩岸长度共计2.9 km,且主要集中在界牌河段.因此相对2006—2016期间的崩岸范围,2006年前城汉河段的崩岸程度相对较弱,这也与该时段内河床冲刷强度相对较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