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龙井站高温日主要气象要素变化》

《表2 龙井站高温日主要气象要素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8年延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分析方程的温度平流项和垂直输送项可知,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温度平流项和垂直输送项对温度局地变化所起的作用很小,说明非绝热加热项才是产生高温的关键因子。天气实践表明,天空云量、近地面的风速以及空气湿度等非绝热因子对温度有较大影响。为了避免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选取位于城市近郊的龙井观测站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日非绝热因子有一定的作用(表2)。一是高温日天空基本无云或云量较少。由于云可以阻挡地面接收太阳短波辐射,所以云量的多少对地面的热量收支有着重要影响。在2018年7月19日至8月4 日的17 d高温日中,在高温出现前的上午11:00,总云量为10成仅有3 d出现过,低云量超过5成的只有2 d出现过,绝大多数时段总云量和低云量接近于零,云量条件为近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温创造了较好的客观条件。二是高温时段中空气中水汽含量明显偏少。通过分析相对湿度发现,高温日11:00以后最大相对湿度普遍在50%~60%之间,平均相对湿度绝大多数<50%,说明温度值和湿度值成反比,水汽含量减少与气温上升有着重要联系。三是高温日风速偏小。通常情况下,白天近地面通过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近地面的热量通过湍流交流向上传输,从而削弱地面的升温幅度。风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湍流交换的强弱,风强则通过湍流交换向上输送的热量就多,日最高气温不会太高;风弱则向上输送的热量就少,有利于近地层气温升高。分析高温出现前风速的变化发现,17 d里高温出现前的最大风速均<4.0 m/s,说明高温前风速偏小,湍流交换弱,有利于气温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