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05—2015年农村老年人所占比例》

《表1:2005—2015年农村老年人所占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产业立体网络平台体系: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基础逻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相应年份的数据

学界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已经发展出多种理论模型。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基于城乡的二元社会格局的制度制约,城乡差距拉大,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市[8];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流动[9],教育普及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也提升了他们的流动欲望与能力;推拉理论强调,城市强大的拉力和农村地区的推力双重作用,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往城市,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荒芜和农村空心化状态出现[10]。改革开放40年来,受城市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影响,农村青年外流现象严重、“在乡青年”稀缺[11][12][13],农业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14][15][16][17],农村家庭空巢化,村庄空心化现象突出[18],农村缺少人气与生机[19]。据统计,2018年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已经超过10.7%,大致有6800万农村流动人口已经将自己的承包地进行了流转[20]。我们基于对CGSS数据中有关农村部分人口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农村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呈逐年提升状态(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