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源、汇景观类型的地表温度特征》

《表3 不同源、汇景观类型的地表温度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源-汇”景观格局的热岛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下垫面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有很大差异,对城市热岛效应贡献不同(张建明等,2012)。以武汉市UHI更为显著的夏季温度数据为基础,统计不同源/汇景观的地表温度情况。由表3可知,汇景观的平均LST均低于研究区域的平均温度,而不透水面的平均LST明显高于研究区的平均温度,达到了31.65℃;水体的温度最低,其平均LST只有28.06℃,可见不透水面对LST的升高有巨大贡献,而水体则是武汉市最主要的降温汇区。从城乡梯度来看(图4a),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热源的平均LST开始逐渐下降,而汇区温度趋于上升,但其平均LST一直低于源区;在4类源汇景观(图4b)中,不透水面、其他用地和绿地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随着距离城市中心的位置越来越远,温度逐渐开始降低,水体温度虽趋于上升,但其一直是四者中的最低温度,因此区域平均LST沿着城乡梯度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