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2017年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

《表1 2016-2017年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水稻氮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CTNS:翻耕+前季作物秸秆不还田;CTS:翻耕+前季作物秸秆全量还田;NTNS:免耕+前季作物秸秆不还田;NTS:免耕+前季作物秸秆全量还田。T:耕作方式;S:秸秆管理。*和**分别表示P<0.05和P<0.01水平差异显著;ns表示在0.05水平下差异不显著。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显著影响着稻季土壤NH4+-N和NO3–-N含量(表1)。总体上,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2016和2017年拔节期、齐穗期与成熟期NH4+-N含量显著提高了25.9%~31.8%、17.0%~19.3%和15.8%~26.3%,NO3–-N含量显著增加了21.5%~22.7%、16.6%~24.1%和16.0%~53.7%。秸秆还田处理相对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2016和2017年拔节期、齐穗期与成熟期NH4+-N,增幅达10.6%~21.3%、21.1%~28.6%和19.4%~28.7%;同时NO3–-N含量显著提高了22.5%~30.9%、32.4%~33.3%和37.3%~42.1%。除了2016年齐穗期外,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交互作用对土壤NH4+-N和NO3–-N含量没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