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基于SSR和cp DNA对种群内和种群间分子变异的方差分析》

《表5 基于SSR和cp DNA对种群内和种群间分子变异的方差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滇杨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探讨滇杨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对所有滇杨个体进行主坐标分析(PCo A)(图2A) 并基于UPGMA进行聚类(图2B),结果与DAPC分析的基本一致,将滇杨遗传结构划分为3个亚类,地理位置相近的种群依次划分至同一亚类群中,表明滇杨种群间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性。通过AMOVA分析(表5)可知,滇杨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种群内个体间的变异(82%),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比较小(18%)。检测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大小(Nm)(表6) 可知,6个滇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布范围为0.081–0.434,基因流水平为0.327–2.837。其中,相同遗传亚类中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基因流大,如昭通种群和会泽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081和2.837,拉市海种群和洱源种群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101和2.216;而来自不同遗传亚类的种群间遗传分化大,基因流小,如昭通种群和拉市海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266和0.689,昭通种群和美姑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434和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