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I-DXZ、I-LC和I-W信噪比序列两两相关系数》

《表1 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I-DXZ、I-LC和I-W信噪比序列两两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相关系数通过0.1显著性检验。

首先,利用ANOVA方法计算了3类季风指数I-DXZ、I-LC和I-W信噪比序列(图1)。由图1可以看出,近70年来,3种季风指数的信噪比均呈现明显的年代际变化。I-DXZ和I-W的信噪比序列在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在2000年以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表1显示了三类季风指数的信噪比序列两两的相关系数,其中I-DXZ和I-W信噪比序列的相关系数高达0.96,而I-LC信噪比与其他两指数的信噪比序列相关较低。I-LC的信噪比序列虽然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是年代际转变不明显。戴念军等(2000)定义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为季风爆发开始到8月底结束,纬向风速大于0时,累加南海区域上各网格点的全风速值,最后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反映了海陆差异,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密切联系;Wang B et al.(2009)定义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定义为850 hPa(5°N~15°N,110°E~120°E)与(20°N~25°N,110°E~120°E)区域平均纬向风差,反映了南海夏季风增强时的气旋性环流系统,进一步指出南海夏季风与东亚夏季风环流联系密切。Lu and Chan(1999)定义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为1000 h Pa(7.5°N~20°N,107.5°E~120°E)区域平均经向风。I-DXZ和I-W两类指数均侧重南海夏季纬向风,反映南海夏季风环流状况,与东亚夏季风联系密切;而I-LC侧重反映南海夏季经向热力差异。因此I-DXZ和I-W信噪比序列变化一致,I-LC信噪比序列与其他两指数的信噪比序列相关较低,接下来我们主要采用I-DXZ季风指数对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