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腐熟杨树皮的化学性质》

《表5 腐熟杨树皮的化学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杨树皮基质化腐熟技术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小写字母表示α=0.05水平时的多重对比,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杨树皮堆腐处理后,其化学性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EC值、全P、全K含量均高于初始值。粗粒径杨树皮的EC值在0.5~0.6ms/cm之间,显著高于细粒径杨树皮的EC值;微生物菌剂添加量对粗粒径杨树皮最终EC值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细粒径杨树皮而言,添加1%微生物菌剂与添加0.3%、0.5%的2个处理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各处理初始pH中性偏酸,堆肥70d后,pH值高达8以上。由于有机质不断分解成CO2和H2O而散失,堆体的体积随之减小,全P、全K因此被浓缩而含量有所增加[15]。粗粒径杨树皮堆体体积下降明显,导致了养分被浓缩,腐熟程度更佳,所以粗粒径杨树皮的全P、全K含量均高于细粒径杨树皮,其中全K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