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正畸+正颌组治疗前后患者侧貌软组织指标对比》

《表2 正畸+正颌组治疗前后患者侧貌软组织指标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骨性Ⅱ类SSO下颌前徙患者的侧貌美学变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01

骨性Ⅱ类患者常表现为面型突及唇突。本研究显示正畸+正颌组骨性Ⅱ类患者经SSO前移下颌骨后G-Sn-Pos角(面突角)以及ULA-SnPos距、LLA-SnPos距、ULA-E距及LLA-E距等代表唇突度的指标较矫治前明显减小并趋于正常,Z角明显增大并趋于正常(表2)。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与侧貌美学改变有关。Pancherz等[18]对46例已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成人患者术前术后侧位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下颌前移,突面形得到改善,侧貌面型较直,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骨性Ⅱ类非手术正畸治疗常通过回收前牙来改善患者唇突的问题[10,19],但非手术正畸治疗很难改善面型突的问题,单纯依靠回收前牙来彻底消除骨性Ⅱ类患者的牙齿前突较为困难,部分骨性Ⅱ类患者非手术掩饰治疗后以牙突为主诉寻求二次矫治[20],而正畸+正颌治疗通过SSO前移下颌骨却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Pancherz等[18]的研究中,46例安氏Ⅱ1类患者下颌前移术后面突度及唇突度均减小,Ns-Sn-Pg S由158°增大到164°,UL-E、LL-E由-2.55 mm、-1.67 mm减小到-5.05 mm、-2.79 mm。Storms等[14]对行正畸治疗结合BSSO前移下颌骨的109例安氏Ⅱ类患者进行研究,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软组织颏前点随硬组织颏前点的前移而向前移动,面突度减小,由于上唇位置未变,软组织颏前点的前移使上唇突度自然减小,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