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收入农户空闲娱乐消遣方式统计》

《表1 不同收入农户空闲娱乐消遣方式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的扶贫困境与破解思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根据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计算所得。

资源分配的无偿性,难免会助长部分贫困户的依赖思想,并给其意识形态层面带来负向激励效果。[10]受文化习俗、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贫困户习惯于被动接受政府救助,对贫困产生了自适应和自我维护,缺乏走出逆境的勇气和想法。更有甚者直接将“贫困”标签看作显性福利资源,[11]争戴贫困户帽子,使得“等靠要”成了路径依赖,“没盼头”成了生活常态,完全背离了政府帮扶的初衷。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称之为“贫困县意识”。此外,由于贫困地区基础文化设施稀缺,一些有助于贫困户陶冶情操、扩展素质的场所如文化主题公园、阅览室等寥寥无几。加之部分政府领导干部的腐败作风,如“优亲厚友”等,更是助长了这种消极懒散之风的蔓延,贫困户闲暇时基本都以唠嗑、打麻将、打牌等方式打发。通过CGSS调查数据计算得到,农村地区非贫困户中愿意将闲暇时间用于学习的比重为19.33%,而贫困户仅为7.25%(如图2所示)。较之学习充电而言,贫困户更倾向于串门与娱乐放松。进一步地,通过比较不同收入分组下农户闲暇消遣方式的选择情况,发现分组所处的区间收入越高,组中农户选择学习的比率越高(如表1所示),即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花费时间充实自我,拓展自我发展能力,而低收入农户则反之,缺乏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