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工业工程师岗位的职能要求调查表》

《表1 工业工程师岗位的职能要求调查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才培养模式中,理论课程的改革一直是关注的重点[5],完善的课程体系是能力培养的基础。由于工业工程的通识性课程设置在各高校课程体系中大体相同,不再累述,而对于基础工业工程、生产系统管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人因工程、物流工程核心课程,需要继续保持课程的核心地位,并加强提升课程满足度。根据2019年1-2月对长三角地区工业工程师岗位技能要求的网络调查(如表1所示),工业工程师岗位要求仍以传统的IE技能为主,而针对智能制造、工业4.0等新型制造模式改变的需求改变较少,但对于自动化项目的规划、改善要求增多,这表明工业工程师的核心职业竞争力没有改变,仍以生产组织管理、资源优化、提质增效为主,但企业对智能化系统设计师、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需求逐渐增多,工业工程师的职能交叉、沟通范围和相关知识背景要求也会相应增多。同时具备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等专业技能的工业工程师将是未来人才需求的热点,这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工业技术变化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作出改变的有关课程[5]。由于新工科突出信息化、人工智能在各领域所起的作用,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实际需要加强此方面的课程设置及实践,主要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相关课程及融合,自动化方向增设控制工程基础(内容包括经典自控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内容包括工业物联网、检测技术、智能工厂集成技术)信息化方向增设数据挖掘(数据统计、分析、R语言或python语言)、智能化方向增设智能系统设计(生产管理 (MES/ERP、CPS建模),增设以上课程势必会引起学生总学时的增加,甚至超出上限要求,可适当调整部分课程课时量,或者在第七学期适当分方向进行授课。目前如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已经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智能工程系统、现代互联网及信息类课程、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与新工科要求吻合度较高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