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乌克兰国防工业历年弊案[1]》

《表3 乌克兰国防工业历年弊案[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乌克兰危机对乌国防工业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乌克兰国防工业康采恩无力监管三巨头的国际军火贸易活动,导致乌国防工业屡次爆出重大弊案(见表3),已被乌国家反腐局查获的国防工业贪污案总金额高达3,800万美元。例如,危机前,乌有关部门曾以超低价格与俄签署米里系列直升机的维护保养合同;危机后,乌国防部物资销售主管卷入对国内非法销售制式武器弊案,该弊案导致3.59万支自动步枪、1,237具RPG火箭筒、60部反坦克导弹装置流入乌克兰;危机后,乌政府曾发动民间志愿人员捐款以支援乌军,但国防部官员为获私利,通过代理人将绝大部分款项用来购买乌国防部出售的“剩余国防物资”。军工领域的腐败主要源于违规合同和秘密中介,大量乌军工企业涉嫌虚构分包合同和超额攫取军费,有些乌政府官员通过代理人参与国际军工贸易而获取巨额收益。据乌克兰媒体统计,危机后乌国防采购体系的贪腐行为给乌军费预算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60亿格里夫纳。长期以来,乌克兰55%的军品出口额是通过支付高额的中介代理费实现的,代理费占合同总额的比例从2002年的2%飙升到2014年的19%,导致乌国有军工企业已难以获得正常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