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碳排放空间差异驱动效应的产业差异》

《表2 碳排放空间差异驱动效应的产业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LMDI和M-R分解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碳排放驱动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06 t

2016年长江经济带空间差异驱动效应产业差异分解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大多数省域第二产业的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绝对值均大于其他产业部门,说明第二产业则是引发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关键产业。相比而言,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部门3种驱动效应较小,说明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部门对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较低。其中,云南、贵州第二产业的能源强度效应较大,分别为32.55×106、15.75×106 t,说明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关键途径;11个省(市)中,上海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效应最大,为7.17×106 t,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与平均水平的碳排放空间差异,这是因为上海作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最前沿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远高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