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中国经济的结构变迁 (城市化发展, 1952-2017年)》

《表6 中国经济的结构变迁 (城市化发展, 1952-2017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质量: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第二,随着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30年的“一大二公”转向改革开放40年的跨越式发展。自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私营工商业全部改造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市场主体全部内化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部门,缺乏经营自主权。从数据统计上,我国国有部门的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在1956-1983年之间始终保持为100%。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镇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推进,尤其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制度红利”为市场主体培育带来了久违的春天。1983-1995年,我国非国有部门的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从1983年的0%提高到1995年的5.8%;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减员增效”“抓大放小”,确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目标等诸多举措的开展,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多种所有制发展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1995-2000年,我国非国有部门的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从1995年的5.8%提高到2000年的17.3%。2001年加入WTO后,更为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使我国非公市场主体的数量、规模都迎来了跨越式发展。2001-2008年,非国有部门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17.3%提高到2008年的41.7%;到2012年,我国非国有部门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首次超过国有部门,达51.2%;截至2017年,非国有部门已雇佣超过63.3%的城镇就业人员,“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有机叠加,使得民营经济部门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