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高龄溶栓组和非高龄溶栓组基线资料比较》

《表4 高龄溶栓组和非高龄溶栓组基线资料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高龄溶栓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病前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NIHSS评分≥10分比例、前循环梗死发生率、血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非高龄溶栓组,而男性比例、吸烟比例、舒张压均低于非高龄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高龄溶栓组患者90d良好预后劣于非高龄溶栓组,且病死率和肺部感染率均高于非高龄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2.3.2高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溶栓后90d mRS评分(mRS 0~1分为1,2~6分为0)为因变量,以年龄≥80岁、基线NIHSS评分、心房颤动、病前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舒张压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0.821,95%CI:0.775~0.870,P<0.01)、舒张压(OR=0.978,95%CI:0.961~0.995,P<0.05)可以降低静脉溶栓90d良好预后,高龄并非静脉溶栓90d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OR=0.562,95%CI:0.301~1.047,P>0.05)。以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是=1,否=0)为因变量,以基线NIHSS评分、年龄≥80岁、心房颤动、病前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072,95%CI:1.018~1.130,P<0.05)是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以溶栓后90d是否死亡(是=1,否=0)为因变量,以基线NIHSS评分、年龄≥80岁、心房颤动、出血转化、肺部感染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310,95%CI:1.169~1.469,P<0.01)是促进静脉溶栓后90d死亡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