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二叠世过碱性-碱性侵入岩体的年代学数据》

《表7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二叠世过碱性-碱性侵入岩体的年代学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华北克拉通北缘牛圈银矿区两期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Zhao et al.(2016)认为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中亚造山带存在9条碱性侵入岩带,其中就包括一条近年来识别出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中二叠世碱性岩带(图1c),它们主要由过碱性-碱性岩石和同期钙碱性岩石组成,并认为这些中二叠世侵入岩体具有类似于A型花岗岩的特征,且可能与后碰撞伸展作用有关(罗红玲等,2009;郝百武,2012;蒋孝君等,2013)。我们统计了这条华北北缘中二叠世碱性岩带典型侵入岩体的年代学数据,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它们绝大部分侵位于270~260Ma,岩性以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为主。本文研究显示牛圈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268.7±3.2Ma,与该碱性岩带的时代基本一致,同样指示后碰撞伸展环境。此外,Zhang et al.(2009b)通过对比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分别代表不同构造环境的晚石炭世闪长岩类岩石和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岩类岩石,认为古亚洲洋缝合于290~250Ma;Jian et al.(2010)认为华北地台北缘在297~262Ma期间处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陆缘弧环境。通过本文研究,我们认为古亚洲洋最终的缝合时间可能早于中二叠世(~270Ma),其上限可由代表活动大陆边缘晚石炭世与俯冲作用相关的最年轻的闪长岩类岩石的时代所限定(~300Ma;Zhang et al.,2009b),结合Cope et al.(2005)报道的晚古生代沉积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290Ma),进一步限定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可能介于290~270Ma之间。另一方面,本次报道的牛圈晚期细粒A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54.2±2.8Ma,与前人报道的冀北地区光岭山岩体的年龄(254Ma)一致,后者与更晚期的建平花岗岩(241Ma)均表现出高分异I型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后碰撞/后造山的伸展环境(Zhang et al.,2009b)。除此以外,以河北光头山过碱性-碱性花岗岩(220Ma;韩宝福等,2004)、河北矾山碱性超镁铁质正长杂岩体(220~218Ma;任荣等,2009;Niu et al.,2012)和内蒙古包头东正长岩(215Ma;牛晓露等,2016)为代表的华北北缘三叠纪碱性岩浆岩带的识别指示晚三叠世华北北缘已经进入了被破坏大陆边缘的强烈伸展演化阶段。因此我们认为从牛圈银矿区早期中粗粒A型花岗岩到晚期细粒A型花岗岩的相继侵位,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北缘越来越强烈的伸展作用,这也得到了晚期细粒A型花岗岩比早期中粗粒A型花岗岩具有更明显的A型特征和更多地幔物质添加等证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