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ZK30-xSm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

《表4 ZK30-xSm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Sm对铸态ZK30镁合金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是ZK30-xSm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腐蚀24h,清洗去除腐蚀产物后的SEM照片。可以看到合金的主要腐蚀形貌是点蚀,晶界存在腐蚀缝隙。在图5(a)中,ZK30镁合金腐蚀严重,晶粒脱落,出现了较大的腐蚀坑,部分骨架腐蚀严重,表现为蜂窝状结构,主要是因为Mg2Zn3相的电极电位比α-Mg基体高,在腐蚀的过程中基体会作为阳极与其形成大量的微观电偶腐蚀,加速基体的腐蚀。从图5(b)中可以看出,铸态ZK30-1Sm合金腐蚀后,有少量的晶粒脱落,晶界附近以及晶粒内部出现小的腐蚀斑点,整体的腐蚀程度降低,另外第二相附近的α-Mg区域发生部分腐蚀,致使一部分第二相颗粒脱落,但剩余第二相完好,有较好的耐蚀性,呈颗粒状、短棒状分布。主要是因为添加1%Sm后,合金组织成分分布均匀,第二相得到细化,新形成的Mg41Sm5相电位介于Mg2Zn3相和基体之间,降低了合金电偶腐蚀的驱动力,使晶界处的电偶腐蚀减弱,从而降低合金腐蚀速率。当Sm含量为2%时,如图5(c)所示,合金的腐蚀形貌表现为蜂窝状结构,晶粒脱落,晶界有少量腐蚀裂纹产生。随着Sm含量的继续增加,如图5(d)、(e)所示,合金表面腐蚀严重,出现大的腐蚀坑,晶界附近出现腐蚀裂纹,这是由于随着Sm含量的增加,析出相过多,生成的Mg3Sm相体系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粒子间有自发聚集以降低体系总自由能的趋势,从而发生偏聚、粗化,组织成分分布极不均匀,充当阴极,加速腐蚀,致使第二相腐蚀脱落,形成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