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群落生境下芒萁的荧光参数比较》

《表3 不同群落生境下芒萁的荧光参数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千岛湖林场3种群落芒萁的光合荧光变化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3可知,较不同群落下层芒萁的F0,疏灌草丛显著低于马尾松单优群落和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P<0.05),马尾松单优群落和阔叶森林下层芒萁F0差异不显著;疏灌草丛盆栽芒萁在最大荧光处的荧光强度(FP)也显著高于马尾松单优群落和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的盆栽芒萁(P<0.05),马尾松单优群落下层盆栽芒萁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下层盆栽芒萁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3处群落下芒萁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无显著差异。随光强从疏灌草丛到常绿阔叶混交林的减弱,芒萁的电子传递效率(ΨO)和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增大,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ψDO)和比活性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 (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 也增加,表明遮光处理后盆栽芒萁叶片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增多,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增多,从而促进光合电子的传递。马尾松单优群落下芒萁单位内反应中心的数量最高,说明在马尾松单优群落最适应芒萁生长。性能指数(PIABS)随光强变化,呈马尾松单优群落>常绿阔叶混交林>疏灌草丛的规律。PIABS具有对某些胁迫比Fv/Fm更敏感的能力,能更好地反映胁迫对光合机构的影响[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