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TEF组与DCEF组二期外固定架转确定性手术时间间隔、手术并发症及功能评分》

《表3 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TEF组与DCEF组二期外固定架转确定性手术时间间隔、手术并发症及功能评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损伤控制性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外固定架转二期确定性手术的最佳时机仍有争议[6]。本研究中DCEF组改内固定手术时间间隔比TEF组更长,但DCEF组确定性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却显著低于TEF组,笔者认为DCEF使骨折周围软组织免受医源性损伤,延长时间不会因针道污染而增加骨折部位和预期内固定手术区域感染风险。大跨度外固定架的另一优点是,可以在确定性手术中维持复位,辅助内固定手术[7]。TEF组Johner-Wruhs功能评分与DCE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TEF组传统外固定架技术固有的针道感染和针道损伤,影响软组织条件稳定进程,增加了深部感染风险,使该组外固定改内固定时间间隔比较离散,部分患者二期手术等待时间过长,导致踝关节粘连,最终影响到踝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损伤控制组外固定架骨针分布改良后,是否能维持外固定架的刚度,笔者将通过基于经干骨骺端置骨针进行外固定架构型,行生物力学试验在外固定架的疲劳强度、刚度方面进行验证,确保损伤控制性外固定架方便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