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0—2018年全国稻米自给率、库存消费比和进出口量》

《表1 2000—2018年全国稻米自给率、库存消费比和进出口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中国稻米供求关系的影响及改进方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00—2006年,中国稻米自给率呈“V”型变动,从94.6%降至2003年的最低点85%,2006年回升至98.8%,处于改革开放以来仅有的粮食产量下降期。按照经济学原理,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应处于卖方市场,交易顺畅,为满足需求,生产量快速回升,价格也会提升。但是从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稻谷产量在2000—2003年下降了14.5%,播种面积下降了345.4万hm2,单产下降0.2t/hm2,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下降,意味着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者仍然不愿提供商品,而转投其他产业。实际上,2000—2003年,市场粮价节节倒退,水稻种植总成本从6 024.75元/hm2升至6 249.90元/hm2,种植利润显著下降,平均净利润从751.05元/hm2降至2002年的563.25元/hm2,而稻米消费未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通过引入期望价来解释此现象,认为此时的生产期望价大于消费期望价,是造成市场调节机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于2002年开始实施了三项直接补贴政策,力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项直接补贴政策即2002年由国家财政支持的良种推广补贴、2004年以粮食主产区为重心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6年以应对化肥农药价格上涨的农资综合补贴,2004年国家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6年正式取消农业税收。多项政策措施降低了稻米生产成本,稻米产量逐渐上升,有利于降低生产期望价,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生产消费的交易活动回归正常,自给率在2004年以后迅速回升,同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开始实施,但由于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没有启动,但库存量持续下降,布瑞克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稻米库存消费比在2006年降至近期最低点,为19.76%(表1),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最低收购价延续的原因。进口量有所上升,出口量下降明显,但中国仍然是稻米净出口国,贸易活动基本稳定。在此期间,尽管中国稻米产业出现供不应求和产量下降等问题,但在各项政策综合发力的情况下,稻米市场走势转好,只有库存消费比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