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美国次级贷款和次贷支持证券规模及占比 (单位:十亿美元;%)》

《表1 美国次级贷款和次贷支持证券规模及占比 (单位:十亿美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资产证券化风险管控——基于次贷危机案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转引自The 2007 Mortgage Market Statistical Annual.

在利益最大化和可贷资金充裕的双重驱动下,放贷机构的信贷目标客户不再仅限于符合信贷条件的人群,而是扩展到低收入人群中,即次级信贷客户,一些“三无”(没有资产、工作、收入)人员甚至成为某些贷款发放商的主要目标。具有“2/28”特点的可调整利率信贷,即前2年收取较低的固定利率,后28年收取较高的浮动利率,成为放贷机构吸引低收入群体的常见产品。一般而言,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期限长,信用风险大,加上监管层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信贷机构不愿也不可能大规模增加住房抵押贷款,尤其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却能巧妙地将风险权重较高的信贷资产转化为风险权重较低的流动性资产,不仅变相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还节约了成本,从而使得美国放贷机构在2001年后能大规模增加次级贷款数量。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6年,美国次级贷款的规模从1900亿美元增长到6000亿美元,而同一时段按揭贷款仅仅从22150亿美元增长到29800亿美元,以至于次级贷款占整个按揭贷款的比重从2001年的8.6%一跃上升至2006年的20.1%。次级贷款支持证券的数量在2001年为950亿美元,2006年陡然增到4830亿美元,占整个次级贷款规模的比重也从50.4%上升到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