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中美双方话语的时间趋近化分析》

《表2 中美双方话语的时间趋近化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趋近化视阈下中美贸易争端的话语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时间趋近化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现在”的时间概念转移,通过五类词汇语法资源[5]114呈现(见表2)。第一类为非限定性名词短语将ODC识解为实际影响,如“for many years”“长期以来”等。此类名词短语虽在双方话语中都有出现,但在美方话语中更为频繁。第二类为对比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识解为对未来的威胁。例如美方在谈及中国贸易时倾向于使用完成时,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具有“经济野心”和战略意图,将对未来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而中方使用过去时客观描述美国限制措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对比使用现在完成时体现此举在世界范围引起的公愤。第三类为名词化的名词短语,预设着ODC可能会在将来随时产生威胁。如美方认为中国公然“盗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入侵”美国计算机网络窃取商业信息,为其发起301调查和征税理由进行了合法化。美方变本加厉的征税清单公布后,中方表示此举实则美方的“极限施压”和“讹诈”,背离双方曾达成的共识。第四类为包含情态助词的动词短语,识解为ODC会在现在和将来之间产生持续影响。美方在列举中国“不公平贸易”的行为之后使用“can no longer tolerate”“further action must be taken”等包含强烈的情态动词的短语表示其将要改变不利地位,出台新一轮限制措施的决定。中方则使用“必将”“不会”等程度强烈的情态动词表示美方措施对国际贸易秩序造成的严重冲击并避免贸易战,使用“愿”“将”等程度较轻的情态动词表示中方希望与美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第五类即对比句式识解为未来较当前是相反或有优势的。如在白宫关于支持301调查的新闻中,评论人对比特朗普上任前后对华贸易的态度,认为特朗普的措施代表了人民意志,将301调查合法合理化。而中方使用平行对比,斥责301调查清单对双方和全球利益的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