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发酵各阶段曲块温度表》

《表2 发酵各阶段曲块温度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微生物消长规律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高温大曲发酵周期为31 d,大曲发酵期温度变化及趋势(该实验跟踪的是7月份制大曲,发酵期大曲温度变化趋势会随季节有一些波动)见表2。由表2可知,在第1天和第2天主发酵阶段,曲温缓慢上升,该阶段大曲主要完成“穿衣”,曲皮被一层霉菌菌丝覆盖。此时霉菌菌丝进入曲皮,可引出曲块中的水分,而不至于使大曲中的水因无出口而膨胀裂口,素有“菌丝内插,水分挥发”的培养原理,自此每个曲块形成了一个“微氧”“独立”的小生态环境[1]。并房操作时,曲温略有下降。发酵第4天曲块温度和湿度急剧升高并进入潮火期,此时曲块温度在51~53℃之间;再经过2 d持续升温后,大曲发酵进入大火期,此时曲块温度可达60~61℃,这个温度可以持续5~6 d(占火期),占火期后曲块温度开始回落,回落速度平稳,进入后火期,该阶段的曲块温度也是缓慢下降。整个发酵期大曲温度变化符合“前火不可过大,后火不可过小,多热少凉不闪火”的规律[2]。之后,曲块进入养曲期,此时温度缓慢下降直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