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编码与用量》

《表1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编码与用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陇东旱地冬小麦品种“陇育4号”产量与氮、磷、密度三因子数学模型的优化解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于2011年10月在庆阳市西峰区陇东学院农场(107°40'E,35°43'N,海拔1345m)进行,该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雨养农业区,2011~2012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量为551mm;土壤类型为覆盖黑垆土,土层深厚,肥力适中。试验地0~2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7g/kg,碱解氮71.2mg/kg,速效磷50.6mg/kg,速效钾254mg/kg,PH值7.2[10]。供试肥料为含N46%的尿素,含P2O512%的普通过磷酸钙。试验品种为甘肃省审定品种陇育4号,由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提供。本试验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11-13],因子数为p=3,为播种量、施N量、施P2O5量,分别用X1、X2、X3(见表1)。小区长5.0m,宽2.0m,面积10.0m2,行距0.2m,每小区10行,小区之间距离0.2m,重复之间距离0.5m;考虑到田间试验条件的决定系数较低,试验设计参考师日鹏等[8]实验设计,对正交设计处理进行了重复,中心点处理设有6个重复,其它处理3次重复,在秋播前3~5天,按小区分区撒施,深翻耙平;播种采用人工开沟条,管理同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