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现代音乐作品中音色织体的构建要素》

《表1:现代音乐作品中音色织体的构建要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现代音乐作品中音色织体的构建要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上例中,女高音声部两次不同的音色表达形成音响上明暗对比;在打击乐声部,马林巴第一次用锉磨棒刮奏,由于锉磨棒是螺旋型,增加了与马林巴之间的摩擦,因此声音是起伏波动的,第二次弓子在颤音琴上拉奏的声音较为平稳,音色稍亮,紧接着在颤音琴上用铜槌击奏,并用嘴巴或中速马达演奏颤音,描绘了湖面水波粼粼的景象;钢琴声部中踏板始终保持,作曲家使用了独创的Styrofoam演奏法,该演奏法是在其室内乐作品《花开的声音》中首次使用,隐喻“花开的声音”。在上述片段中,作曲家将预制的塑料泡沫抛置在#c2d2#f2g2的琴弦区域,“泡沫撞击琴弦后随自身的惯性自由弹跳1-2次,最终落至该区域内不可预测的某一位置,产生非确定性的薄脆金属声”。slide bar的标记则要求演奏员一只手弹奏钢琴键盘上的a1,另一只手在a1的琴弦区域运用吉他滑音棒从下向上划奏,产生较强的金属效果,E-Bow无限延音效果器的加入使音响更加丰富,增加了共鸣时长。在短短5小节的篇幅中,作曲家采用极为复杂、精致的演奏法,巧妙地运用新奇的音色描绘出一微波荡漾的湖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