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Ti (C, N) 基金属陶瓷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表3 Ti (C, N) 基金属陶瓷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w(Co)/w(Ni)对Ti(C,N)基金属陶瓷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3所列为Ti(C,N)基金属陶瓷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从表3看出,实际的Co与Ni的含量与设定含量几乎一致,说明烧结过程中没有产生金属相的大量损失。Co含量略微偏高,可能是球磨过程中由硬质合金球引入的。图1所示为金属陶瓷的SEM形貌。由图可见所有Ti(C,N)金属陶瓷都表现出明显的核壳结构,即黑色核相和灰色壳相;EDS分析结果表明黑色核相的成分为Ti(C,N),该相是保留下来的原始Ti(C,N)颗粒;壳相有2种存在形态,分别为内环相和外环相(见图1 (b)) ,内环相为富W的复杂碳氮化物固溶体,在固相烧结过程通过元素的扩散在Ti(C,N)颗粒表面形成固溶体,外环相为富W、Mo的复杂碳氮化物固溶体,是在液相烧结过程中通过固溶析出机制在Ti(C,N)颗粒表面以固溶体的形式析出而形成的;核相和壳相形成的核壳结构为陶瓷相,主要为材料提供硬度。Ti(C,N)晶粒均匀分布,图1(e)所示为以纯Ni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T5的显微形貌,相较于其它样品,T5中灰色相所占比例最大且与粘结相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说明Ni与碳化物之间相互固溶形成了均匀的复杂固溶体;黑色核相的尺寸均匀细小,分布零散。EDS结果表明白色环相为富W的复杂碳氮化物固溶体,根据文献报道,该固溶体相是在固相烧结过程中通过元素扩散而形成的[2,18]。当加入少量Co时,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生巨大的改变,与T5相比,w(Co)/w(Ni)为3/7的T4中,黑色相所占比例显著提高(图1 (d)所示) ,环相变薄,陶瓷相晶粒尺寸的离散性增加,并且部分陶瓷颗粒没有完全被环形相包裹,如图1(d)中箭头所示。以纯Co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T1(图1 (a)所示) ,有明显的白色不规则相存在,核相尺寸较大,其周围包覆的环形相较厚,部分核相周围包覆着白色内环和灰色外环两层环形相,这是由于金属Co对于陶瓷相有良好的润湿性,在烧结过程中固液两相接触面积大,固溶析出过程进行得较充分,从而形成较厚的环形相。与T1相比,添加少量Ni的T2中(w (Co)/w(Ni)为7/3,图1(b)所示) ,陶瓷相颗粒明显细化,不规则白色相增多,通过能谱分析可知白色相的主要成分为W和Ti,存在少量Co和Mo,表明该相为富W碳化物固溶体,为烧结过程中Ti、Mo等元素扩散进入WC相中形成的富钨碳化物固溶体,同时在T2中黑芯–白色内环–灰色外环结构的数量增多。图1(c)所示为Co和Ni以等比例添加(即w (Co)/w(Ni)=1) 的金属陶瓷T3的显微组织,可见陶瓷颗粒大小均匀且被环形相包覆的程度较高,具有较多的黑芯–白色内环–灰色外环结构存在(如图1 (c)中箭头所示) ,该结构的形成过程分为2个阶段,首先在固相烧结阶段,没有液相形成,随温度不断升高,元素扩散愈加剧烈,W、Mo、Ti元素相互扩散使得Ti(C,N)颗粒表面溶入W、Mo元素而形成一层白色的富W复杂碳氮化物环形相,当温度继续升高达到粘结相的液相形成温度后,液相开始流动,填充空隙并包裹硬质相颗粒,各元素通过固溶–析出机制在硬质相周围形成一层复杂的碳氮化物固溶体环形相,在背散射电子像下其颜色为灰色;在整个烧结阶段形成双环相,即构成显微组织中的黑芯–白色内环–灰色外环结构。综合比较不同成分粘结相的金属陶瓷的组织可看出,T3的核壳结构最均匀且所占比例最高,同时环相对核相的包覆程度最高,该形貌源于合适的w(Co)/w(Ni)比,使得粘结相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来充分填充到颗粒间的缝隙中,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固溶性以促进固溶析出过程的进行,从而促进环形相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