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农村空间商品化实现路径及基本特征》

《表1 中国农村空间商品化实现路径及基本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农村空间商品化与乡村重构及其研究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部分内容参考了文献[1,33];基础数据不含港澳台数据。

1) 乡村重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长期以来,中国乡村重构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展开了大量研究,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探究较少。以地域名称命名的发展模式,在研究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较为凌乱破碎,缺乏系统性[31]。目前普遍认可的发展模式分类标准为基于乡村重构动力源的差异性,这与Terluin提出的乡村重构机制分类思路趋同,即外援驱动型、内生发展型和内外综合驱动型,并将其细化到二级模式(参见文献[32]表1)。乡村地域融生活、生产、生态、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乡村地域所具有的多功能性,有利于加快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乡村重构的实现路径可从空间、经济、社会3个维度实现[24],具体路径构建可参见龙花楼等人的等研究成果[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