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比较 (±s, mm)》

《表2 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比较 (±s, m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种固位方式对上颌前牙区种植的修复效果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Mauchly’s检验统计量W=0.514(P<0.05),即数据不满足球形假设条件,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aP=0.001,bP=0.001,cP=0.002

SR组和CR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4.644,P<0.05)。SR组和CR组种植体骨吸收量均随复诊时间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的骨吸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7.823,P<0.05)。Bonferroni法校正后的检验水准为0.017。LSD检验发现,不同时间的两两组间骨吸收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位方式与时间对骨吸收量有交互作用(F时间×组间=14.179,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