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菌株SE-B和SE-C对金乌贼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Tab.2 Results of artificial challenge to Sepia esculenta using SE-B and

《表2 菌株SE-B和SE-C对金乌贼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Tab.2 Results of artificial challenge to Sepia esculenta using SE-B an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乌贼幼体弧菌性坏死病的病原、组织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见表2。攻毒感染实验期间空白对照组和SE-A组金乌贼幼体均未发生死亡,SE-A仅在高浓度组出现少量幼体运动活力下降的现象,说明SE-A不是此次疾病的病原菌。而SE-B和SE-C的高浓度浸浴实验组,在感染12 h后幼体出现持续死亡现象,到第3天(SE-B)和第2天(SE-C)累计死亡率均为100%(表2);低浓度SE-B和SE-C浸浴感染组的幼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体表色素逐渐加深。感染2~4 d后,部分幼体口腕及鳍基部肌肉坏死、溃烂,并逐渐死亡,内骨骼发生脱落现象,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且从人工感染发病的金乌贼幼体中再次分离出的优势菌株(记为SE-1、SE-2)的菌落形态分别与SE-B和SE-C一致,符合科赫法则,结果表明,SE-B和SE-C是此次导致金乌贼患病的病原菌。利用寇氏法[21]计算获得SE-B、SE-C对金乌贼幼体的半致死浓度LD50分别为3.98×106 CFU/mL和8.91×105 CF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