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比较[分, min~max (±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比较[分, min~max (±s)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4周比较:#P<0.05;与治疗后12周比较:△P<0.05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脑脊液漏、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1个月。手术范围及靶点频次主要集中在L2~5脊神经背内侧支,即L3~S1关节突关节。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ODI评分、腰椎ROM情况见表2~4。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腰椎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疼痛、腰椎功能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4、12周时,VAS评分、ODI评分及腰椎RO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后4、12周时显著降低(P<0.05);B组各指标显著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PSI:A组为1~4分,治疗有效率为80.0%;B组为1~4分,治疗有效率为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