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Worldcat数据库中《石涛画语录》的主要译本在世界各国图书馆的馆藏情况 (截至2018年)》

《表2 Worldcat数据库中《石涛画语录》的主要译本在世界各国图书馆的馆藏情况 (截至2018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画论典籍在西方的译介研究——以清代《石涛画语录》为代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石涛画语录》的英译本以喜仁龙和林语堂的译本在西方的认可度最高(见表1),都曾取得过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但是,相比中国的哲学、文学、戏剧典籍,画论典籍只有少量的译著和研究成果(见表2)。造成画论典籍译介成果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画论典籍中蕴含的哲学和画学术语众多,不仅需要译者熟悉翻译学理论,还需要具备绘画专业知识和汉语知识。同时,译者要根据读者的语言文化、审美期待、阅读习惯、跨文化接受程度,灵活采取多元的译介策略。作为跨文化交际意义存在的画论典籍,《石涛画语录》在翻译过程中有汉学家、华裔学者的“译入”模式和国内学者的“译出”模式,这两种模式产出的最终文本也截然不同。同时,画论典籍的译介还受到国家、市场、形式库、消费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涉及法律、政策等多个方面[15]。翻译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除去这些客观因素,译者所处年代、自身对中国画学的认知、对画学术语的理解都会对译著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艺术专业的学者,很难进行画论的翻译和对外传播;相反,作为翻译学专业的研究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既要符合译语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又要能够准确传递画论所体现的美学和哲学思想,既要保证译者在传播与交流中的国际视野和双向互动,又要保证译著在域外传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从客观上来讲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