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自我与他人身份识别的差异比较检验表》

《表3 自我与他人身份识别的差异比较检验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人身份认同的调查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身份认同的首要环节是认知,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石。非遗校园传承人的身份识别是非遗校园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专业设置、身份制度等各种规定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非遗校园传承人身份认可。分析结果发现,很多非遗校园传承人对自己身份的识别程度一般,总体均值水平不高。在回答“我了解非遗校园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时,选择“符合”“非常符合”的只占45.5%,能够具体讲出责任与义务的非遗校园传承人则微乎其微。对于“我知道非遗校园传承人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区别”一题,选择“符合”“非常符合”的占到57.6%,但从访谈中发现大部分非遗校园传承人是从专业学习、从事工作来区别,而并非来源于传承人的身份。可以看出,非遗校园传承人能够识别表层的身份,但是深层次的识别不够清晰,说明学校对于非遗校园传承人身份认同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深入。通过对比非遗校园传承人对自我与他人对本群体身份识别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且他人身份识别的均值低于自我身份识别,说明社会对于非遗校园传承人的了解更加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