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举办方情况一览表:跨语境传播视野下的华文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研究》

《表3 举办方情况一览表:跨语境传播视野下的华文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跨语境传播视野下的华文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是学术会议的灵魂,由谁来办会,哪些人与会,构成了考察学术会议实际效果的重要指标。但若想对学术会议的主体进行整体观照,仅分析单一个体的作用还不够,还应从举办方和参与者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方可考察其复杂效果。首先,举办方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会议邀请那些人参与、怎样设置议题、如何开展学术讨论、学术综述如何呈现会议概况,会后是否形成对学术的持续推动力和影响力等,都与举办方的性质与活力密切相关。其次,参与者的构成情况及其对学术会议的参与度与贡献率,是衡量特定学术会议成效与价值的主要指标。具体而言则是,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学术会议价值的第一指标,现场的学术演讲与学术讨论是第二指标,这两者都与参与者的构成情况以及其对待会议的态度密切相关。有关华文文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如果从主办方和参与者两个层面来观察的话,则可以发现其构成主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从统计情况来看(见表3),1980年代以来,有关华文文学的国际学术会议,无论是主办者还是参与者,都并不单一,呈现复杂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