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6年1月—2017年6月东盟主流英文媒体报道“一带一路”议题的负面舆论新闻源》

《表3 2016年1月—2017年6月东盟主流英文媒体报道“一带一路”议题的负面舆论新闻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盟英文媒体涉“一带一路”报道之舆情与中国国家身份建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研究样本中,东盟英文新闻媒体的新闻源不仅包括本媒体自身产出的新闻文本,还有转载自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的文章。其中,涉及负面舆论的新闻文本(N=29篇)大部分来自欧美通讯社(占75.9%),路透社文章占48.3%,法新社文章占24%;而来自东盟媒体本身的报道仅有6.9%(见表3)。负面舆论所涉及的主体超出东盟国家的范畴,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来自印度、欧盟国家等主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疑虑。具体如下:其一,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印度。据报道,印度拒绝参加2017年5月14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直接原因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要经过印巴有领土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中印关系因印巴在克什米尔的领土纠纷和中国支持巴基斯坦而受影响。虽然印度的一些专家指出,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符合印度的利益,但是印度官方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意图扩大其在亚太的影响和主导权。其二,欧盟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质疑态度。(1)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意图的不安,其认为虽然计划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很有吸引力,但是中国可能只是借此来提升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力。(2)对“一带一路”建设本身透明度、公平度和实施细节的疑虑。欧盟国家认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操作细节,提升公共采购、社会环境标准设定的透明度,进而保证项目投标过程的无歧视。(3)中国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邀请某些国家参会,使得西方国家产生疑虑和不悦。这是因为国家利益是由国家身份所决定的,西方国家无法和政治文化上绝对的“他者”(在意识形态等主导性规范上有着极大的分歧)成为同一个合作框架下的伙伴。其三,泰国《曼谷邮报》是唯一一家被研东盟主流英文媒体中负面声音多于正面报道的媒体。一方面,泰媒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导致泰国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泰民间人士指出中国在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施工)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危害。这些意见折射出泰国国内基于“不对称均势”和“不对称依赖”而对周边新兴大国所生成的深深的不安和疑虑;也反映了泰国民间环保主义者反经济全球化的声音,这不单单针对中国,在泰国社会发展和建设进程中,这种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32]。其四,与菲律宾、巴基斯坦等丝路成员国家相比,印度尼西亚在竞争“一带一路”项目资金时态度谨慎,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过程中受到其国内反华舆论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