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盐酸体系中加入不同缓蚀剂后的交流阻抗拟合数据》

《表2 盐酸体系中加入不同缓蚀剂后的交流阻抗拟合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席夫碱表面活性剂对不锈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2可见,空白对照组与缓蚀剂体系的Nyquist图形非常相似,表明缓蚀剂的加入并没有改变不锈钢腐蚀机理[5]。电化学阻抗谱由高频区的电容回路和低频区的感应线圈组成。高频区电容回路与腐蚀过程中的电荷转移和双电层电容有关,而低频区的感应线圈可归因为电极表面吸附FeCl2[6]或缓蚀剂[7]等物质的驰豫过程,还可能缘于表面钝化层的再次溶解[7]。另外,高频区的电容回路并非一个完美的半圆,这是电极表面粗糙不均一,导致频率分散的结果[8]。加入缓蚀剂后电容回路的半径比未加入缓蚀剂的半径大,且半径随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应的电荷转移电阻Rct增加,缓蚀率也增加。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SBCS-8、SBCS-12、SBCS-16对不锈钢的缓蚀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86%、88.42%、93.59%。说明缓蚀剂对不锈钢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此外对于电容回路半径,SBCS-16>SBCS-12>SBCS-8,再次印证了3种缓蚀剂对不锈钢的缓蚀能力递减顺序为SBCS-16>SBCS-12>SBCS-8。4.0 mol/L盐酸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缓蚀剂后的交流阻抗拟合数据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