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河西走廊区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各年代比较》

《表1 河西走廊区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各年代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河西走廊近57年来干旱灾害特征时空演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SPI12时间序列,按照SPI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得到各站点在历年的干旱等级,从而计算出河西走廊地区的干旱站次比,其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由图1(a)可知,河西走廊地区近57年中全域性干旱发生的年份有12年:1961,1962,1965,1972,1978,1980,1985,1986,1989,1991,1997和2013年,所占的比例为21%。区域性干旱在该地区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达到29.8%,57年中共有17年发生区域性干旱。部分区域性干旱和局域性干旱分别有2年和12年。从干旱站次比的年代变化来看(表1),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干旱站次比最大,达到39.33%,干旱影响的范围最广,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的平均干旱站次比最小,均为23.33%。近57年来,干旱站次比的线性倾向率为-3.85%·(10a)-1,说明从干旱站次比的整体变化趋势来看,河西走廊地区的干旱发生范围呈不断减小的趋势,主要以区域性干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