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斑块类型土壤属性Tab.1 Soi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patch types》

《表1 不同斑块类型土壤属性Tab.1 Soi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patch type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斑块尺度物种多样性及其共存格局》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于2017年8月植物生长旺盛期开展野外实地样方调查,封育围栏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破碎化草地试验样地33.34 hm2,按照表层0~10 cm土壤沙化程度(表1)确定3个不同类型斑块,分别是斑块A(短花针茅群落,未沙化)40 m×80 m,斑块B(短花针茅+草木樨状黄耆群落,轻度沙化)40 m×80 m,斑块C(苦豆子+老瓜头+猪毛蒿群落,沙化)40 m×80 m。不同斑块内的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逐层增加的趋势,且斑块B>斑块A>斑块C;土壤机械组成中0~1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表现为斑块A>斑块B>斑块C,10~20 cm和20~4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表现为斑块B>斑块A>斑块C,细砂粒含量总体表现为斑块A>斑块B>斑块C,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粗砂粒含量表现为斑块C>斑块B>斑块A,20~40 cm土层粗砂粒含量表现为斑块C>斑块A>斑块B;3类斑块0~40 cm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土壤中全氮含量基本相同,有机碳含量和有效磷含量表现为斑块B>斑块A>斑块C。每个斑块内等距离布设50个1 m×1 m的固定监测样方并进行排序,对每个固定样方进行调查,分别统计样方内部的植物名称、株丛数、高度、盖度等指标,高度采用植物自然高度测定,盖度采用针刺法测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