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肠黏膜固有层NKp46+RORγt+细胞系和NKp46+RORγt-细胞系的表型区别》

《表1 肠黏膜固有层NKp46+RORγt+细胞系和NKp46+RORγt-细胞系的表型区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肠黏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无表达no expression;-/低:无表达或低表达no expression or low expression;+:高表达水平high expression level;++:表达量很高higher expression level;+++:表达量极高extremely higher expression level。

Sanos等[1]报道,在小鼠肠黏膜固有层,典型的NK细胞膜上表达NK细胞蛋白46[NKp46,即自然细胞毒性触发受体1(natural cytotoxicity triggering receptor 1,NCR1)],但不表达RAR相关孤儿受体γt(RAR-related orphan receptor,RORγt),这类NK细胞可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但需依赖白细胞介素(IL)-15获得细胞杀伤毒性。然而,NKp46+/RORγt+的一类细胞则不依赖IL-15,也不分泌IFN-γ,但可分泌IL-22,这类细胞很可能是淋巴组织诱导样细胞。实际上,目前确定的是,在静止或初生的NK细胞系的膜表面上,可检测到高水平的NK1.1受体分子。NK1.1是NK细胞系早期所特有的一种受体蛋白;其他类型细胞如自然杀伤性T细胞膜上虽然也表达此蛋白分子,但表达水平较低,至少在小鼠肝脏、脾脏和黏膜中存在此规律[5,8,10]。在受抗原刺激后,NK细胞膜表达受体分子,包括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natural killer group 2-member D,NKG2D)、Ly49和CD45.1,细胞释放颗粒(含有大量的穿孔素、蛋白酶等),并伴随表达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ysosomal-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1,LAMP-1,也称CD107a),同时分泌IFN-γ。LAMP-1、IFN-γ等因子的生成目前已被认定为NK细胞具备细胞毒害活性的标志[8]。在小鼠上的研究表明,CD45.1是区分NK细胞成熟与否(即是否经受过抗原刺激)的标志性分子[8]。因此,可综合膜蛋白的生化表型、合成分泌活性细胞因子等情况来区分、判断NK细胞系及其所处的生理阶段(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