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社会剥夺与经济发展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表3 社会剥夺与经济发展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陕北能源开发区县域社会剥夺的空间差异与形成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在5%、1%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剥夺的重要根源[5]。通过PASW Statistics18.0软件,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对经济因素与县域社会剥夺指数的相关度进行显著性检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社会剥夺指数为因变量,以县域人均GDP、农业增长率、工业增长率、非农人口比重、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自变量,分别构建2000年(模型Ⅰ)和2010年(模型Ⅱ)社会剥夺与经济发展回归模型(表3)。结果显示:2000年人均GDP、非农人口比重、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上述指标数值越高的县区,社会剥夺强度越小,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相反,农业增长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农业增长率越高的县区社会剥夺强度越大,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说明陕北能源开发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区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的局限性和脆弱性。这与2000年榆林市南六县社会发展处于高度剥夺区相一致。2010年人均GDP、非农人口比重、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上述指标数值越大的县区,社会剥夺程度越大,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如榆林市北部县区是能源重工业集中区,10年来县域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却成为社会剥夺的热点区。对于区域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政府可能会加大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民生事业,提高社会发展水平。但在能源开发区,大量的财政投资用于工业化(如产业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人均GDP、地方财政支出与社会剥夺强度出现同向作用的“非正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