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太白山西佛爷池沉积柱芯 (XFYC12-2) 测年结果》

《表1 太白山西佛爷池沉积柱芯 (XFYC12-2) 测年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太白山西佛爷池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记录的过去1800多年的气候-环境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测年结果表明,深度为22.5,29.5和49.5 cm处样样品品的的1144CC年年龄龄分分别别为为11551155±±2200,,11556600±±3300和和11990000±±30 a BP(表1)。对这3个14C年龄进行树轮校正,得到相应的树轮校正年龄分别为1382,1455和1830a BP(表1)。由此可见,这一柱芯涵盖过去1800多年,且获得3个测年数据。从取自东佛爷池的FYC07-1大致相同时期的沉积物柱芯段,仅获得一个测年数据[8]。因此,与FYC07-1相比,XFYC12-2或能提供有关这一高海拔地段更为详尽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由这3个年代数据算得49.5~29.5,29.5~22.5和22.5~0 cm的平均堆积速率分别为0.533,0.959和0.163 mm/a。沉积物粒度大小的变化(图4)或许可以解释不同部分平均堆积速率的明显差别。48.5~25.0 cm(1811~1410 a BP),沉积物多为棕色细粉砂,颗粒明显比较粗。25.0~13.5 cm的沉积物为黑色粗黏土;13.5~8.0 cm和1.5~0 cm的沉积物均为灰色细黏土;仅8.0~1.5 cm的沉积物为细粉砂。因此,25.0~0 cm的沉积物颗粒总体上较细。结合测年结果(表1)可以看出,49.5~29.5 cm(1830~1455a BP)和29.5~22.5 cm(1455~1382 a BP)的平均堆积速率明显较快;22.5~0 cm(1382~0 a BP)的平均堆积速率明显偏慢。利用平均堆积速率,通过线性内插法获得其他深度的年龄,并将柱芯的深度换算成年龄(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