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野生古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理化性质和胞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表3 野生古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理化性质和胞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千家寨不同海拔野生古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格数值为皮尔森相关性系数r;*表示P<0.05,**表示P<0.01,N=3.AP:有效磷;SOM:土壤有机质;SM:含水量.

由表3可知,古茶树根际土壤AKP活性与根际土壤总磷、C:N和MBN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C:P(r=-0.609,P<0.05)和N:P(r=-0.680,P<0.05)负相关.土壤βG活性与土壤总磷、土壤有机质(SOM)、总氮、总碳、C:N、C:P、N:P均相关,且与土壤总磷(r=0.836,P<0.01)和有机质(r=0.810,P<0.01)相关程度最高.土壤NAG活性主要与N:P、C:P、SOM和总磷相关(P<0.01),与土壤有效磷和总碳也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土壤PPO活性与大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存在负相关(P<0.05),但与土壤N:P有显著的正相关(r=0.643,P<0.05).土壤LAP活性和PER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MBC和MBN分别与NH4+和土壤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