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西藏与全国城乡人均收入对比表(单位:元)》

《表4 西藏与全国城乡人均收入对比表(单位: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十四五”时期西藏经济发展领域的若干问题及思路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西藏统计年鉴(2018-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数据库中的《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

经济空间从范围的视角看分为城镇和乡村,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两大区域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依存影响,又相互摩擦对立。由于城市与乡村这两大区域在多方面不完全相同,才产生了“城乡不协同发展”的问题。由于历史上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西藏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出现较晚,而且农牧区受封建农奴制束缚时间较长,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民主改革60多年来,在中央和援藏省市的支持下,城乡发展不断在“补课”,但是与全国不同的是西藏城乡结构演化出了“次级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1),导致了西藏城乡发展均不充分且不平衡。“十三五”以来,西藏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但是到2018年也仅为31.14%。同时由于历史惯性和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三农”问题依然是城乡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在“次级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西藏居民边际收入递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额扩大到2018年的10942.05元,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均收入差额有扩大趋势(见表4)。此外,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也比较低,且内部城乡反差较大,农牧区公共服务能力更加薄弱。因此,西藏城乡发展不充分且不平衡依然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