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部分广州项目:城市公园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表1 部分广州项目:城市公园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公园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格由笔者根据相关参考文献整理

通过对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广州“非遗”一共包含了11种,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67个项目(表1)[2]。通过调研发现,当地市民对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了解,目前有些非遗项目的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堪忧。因此,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载体和呈现方式,试图对其进行分类:第一,活力型,在传统的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里面,有很多动手的技术技巧,通过学习不仅能锻炼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培养人们的手、眼、脑协调能力[3](图1);第二,欣赏型,在工艺、美学、文化等上,蕴含着诸多美观观赏资源,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美的文化的审美,提升人们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图2);第三,情趣型,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说、民族曲艺及习俗等文化资源,有助于促进人们对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并且能增强人们的社会关系纽带(图3)。